一、背景
二、场景痛点&解决方案
三、飞书项目全流程实践
四、飞书项目实践过程的思考
怎样通过SLA管理做好ITR管理?飞书带来专业解决方案

怎样通过SLA管理做好ITR管理?飞书带来专业解决方案

飞书叁号小编NaN-NaN-NaN
解决方案

飞书项目 作为飞书旗下的项目管理平台,提供了高度灵活的配置,为多种类型的事件全流程管理提供可能性。在飞书项目中可将质量管理体系、企业运维业务资源、SLA 标准、数据监控、知识沉淀等能力落地为标准流程,为企业事件管理的过程、标准、监控提供平台保障,全面提升事件处理能力与处理质量,加强企业的管控能力。沉淀事件过程、处理结果等信息,也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实现价值挖掘,明确客户画像和产品定位,完善产品及服务标准。

一、背景

1.1 场景介绍

基于工单的事件管理是日常运维业务最核心、最常见、最高频的场景,包含从工单的提出、变更、分类、聚合、监控、预警、升级、关闭到沉淀的全流程。不同管理模式、不同产品类型、不同的 SLA 要求对每个企业的运维管理提出不同的挑战,运维作为后方,其敏捷高效直接影响客户体验,从而影响到客户粘性,一套好的运维管理工具可以高效灵活落地事件管理 SOP ,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定制不同的管理流程,需要具备敏捷灵活、有效沉淀、实时预警监控、可视的数据大盘,在此基础上协助企业完成质量体系的搭建,构建业务“轻中台”,打造坚实有力的大后方。

1.2 一般流程&关键节点

流程图 (1).jpg

  • 事件提出:主要包含事件发现与提出两个环节,事件的发现来源主要为人工提出和系统预警——其中人工提出,包含内外部使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出问题的场景,内部用户可能为使用用户、测试人员等角色,外部可能为客户、关联方或协作方等角色;系统预警来源于自动监控的预警机制,如内存使用监控、并发请求监控等。

  • 事件分析:主要包含事件响应、客服(零线)处理、事件定位等环节,分析阶段的前提是及时响应,基于此,对于简单的事件可以及时闭环,对于复杂的问题明确定位与类型,如遇事故,在处理的基础上及时上升,开放复盘流程节点,以便分析问题,做好沉淀,规避事故再次发生。在分析阶段,根据企业管理需要,可增加一线、二线运营或运营专家节点,以做好问题过滤和及时闭环、升级。

  • 事件处理:主要包含各类型事件的具体处理过程,如缺陷类,新建对应的缺陷工单或聚合此类缺陷,缺陷调整后由受理人测试后通知反馈人测试来关闭缺陷,在调整过程中发现该缺陷归属于需求,可灵活调整工单类型转为优化建议类的需求工单继续跟进;如优化建议类(需求),新建对应的需求工单或聚合此类需求,转为 PM 评估,并入具体开发的迭代中,因需求开发周期相对较长,过程中关键的节点需要同步至事件反馈人及受理人,以便其获得更好的体验,增加信心;如投诉类,节点直接流转至对应的投诉处理人,及时处理,超时平台应主动识别并做预警,防止舆论扩散产生不利影响。

  • 事件关闭:主要包含反馈人关闭事件、事故复盘及满意度评价三个环节,事件的关闭并不能以受理人的处理完成为终,所有类型的事件关闭需要反馈人的最终确认,留给反馈人评价的主动权,满意度评价也可作为评估受理人工作绩效的评估标准之一,最大程度保证受理人与反馈人目标一致,双方对齐语言,共同确认结果,对双方工作均有保障。

  • 知识沉淀:事件暴露与解决,对于企业完善产品、服务条款、知识库及建立内部协作机制均会有很大的帮助,所有的事件应清晰可视,企业应有明确的分类及标准,使得知识沉淀可以顺畅、准确。

  • 事件监控:事件的处理监控主要体现在过程中需要把控的关键节点,如首次响应、SLA 标准下的服务要求、系统预警的解决时效等等,在过程中应做到主动预警,自动升级。

  • **数据分析&**绩效评估: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每日的数据大盘极为重要,每日问题处理时效、流入流出情况、使用稳定性等均需要实时的数据提供可视化看板,这些指标同时作为评估受理人员工作的绩效标准,如工时、满意度等指标,便于企业管理者从整体评估部门 ROI 。

二、场景痛点&解决方案

2.1 当前痛点

  1. SLA 指标(服务级别协议)难以监控与落地,发现问题时往往处于被动局面

  2. 知识沉淀慢,知识库更新难,专人专项花费大量时间精力

  3. 各产品、各环节、各部门事件提报入口不统一,交付及商业化团队压力大,管理分散

  4. 事件后期管理闭环难,雷声大雨点小

2.2 解决方案

  1. 自动化与度量,保证 SLA 执行过程的监控全面及时

  2. 标准化流程驱动,符合要求自动更新知识库

  3. 统一的事件提报入口,释放服务阶段交付、CSM 、运维等人员压力,统一管理

  4. 完整的闭环管理,全过程进度可视,可预警,各类事件定制不同的流程,获得更高主动性

三、飞书项目全流程实践

飞书项目提供标准化、定制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的流程管理平台,结合企业事件管理的需要,可以覆盖使用问题、投诉、预警等多场景,每种场景可继续细分,如使用问题在闭环管理中需要继续细分到使用咨询、优化建议、bug 缺陷等类型,在飞书项目中通过灵活配置类型字段承载每种细分类型的事件,通过开关控制节点可见性及事件流转走向。

image.png

如何界定零线、一线、二线、运营专家的角色? 很多企业产品线多,事件处理按模块精细划分,在真正接触到运营之前,需要客服人员分类、过滤问题,一般会有零线客服的存在,零线客服一般专业技能不强,主要目标为快速响应、问题分类过滤、回答简单/标准的问题。 一线、二线、运营专家等角色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判断,逐层上升问题,以达到快速及时且不浪费资源解决用户问题的目标。

3.1 SLA 标准执行,高效高质快速响应

  • 事件处理过程中,SLA 的适配尤为重要,根据影响程度和紧急度,自动计算优先级,减少因优先级不明确增加的沟通成本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  • SLA 时效及分级可以根据企业管理诉求灵活配置自动化规则,根据 SLA 标准也可配置相关度量图表,一目了然看到 SLA 超时的情况,并可下钻到具体事件,及时跟进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  • SLA 关键节点,均有消息提醒,临期、到期主动预警,过期自动升级。如高优预警可设置停留 1 天提醒、投诉处理可设置停留 7 天提醒、过期自动上升至高层,消息规则可自定义。

3.1.1 临期/到期预警

image.png

image.png

3.1.2 过期自动升级

image.png

image.png

3.2 知识沉淀有价值,促进产品与服务完善

知识沉淀可设置专人在问题处理后做统一判断,并执行沉淀动作,根据沉淀类型不同,可设置相关任务以保证更新动作闭环。该节点建议使用 open API 直接集成,或由专人专岗负责,以保证知识沉淀有价值、不重复。

image.png

3.3 统一入口,事件完整闭环管理

事件的闭环包含过程的完整和结果的确认,在事件处理过程中,可能出现事件的变更/聚合/升级,在飞书项目中可通过字段、节点及空间关联驱动的配置实现。

  • 对于事件的类型变更,可以通过变更事件类型控制,并控制权限,防止误操作

image.png

image.png

  • 对于归属于同一需求或缺陷的反馈,可以聚合到相同的需求/缺陷处,需求/缺陷节点流转后自动驱动事件节点的流转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  • 对于事件的升级,虽然在处理过程中都不愿出现但不可避免,一旦发现事件需要升级为事故,在飞书项目中可打开【升级事故】开关,在原事件处理流程基础上,并行出现事故升级及复盘节点,事故的复盘也会作为前置依赖条件影响整个事件的关闭。

image.png

  • 对于事件的关闭,需要反馈人确认并做满意度评价,反馈人可基于解决方案、响应时效、服务态度等综合考虑,给出关闭的意见,并做满意度评价,在流程中满意度评价中可以单独节点体现,或在处理结果中直接体现,满意度的结果可以手工给出或通过 open API 从服务台、工单系统中获取,获取后节点自动流转。

image.png

  • 在闭环过程中包含过程监控的数据看板和关键消息的预警,关键节点预警在上文 SLA 适配处已有介绍,对于过程数据的监控,飞书项目可以制定不同的表格视图搭建日度、周度、月度,个人、部门、区域、产品的度量图表,如下效果为日度和月度看板,可根据使用角色定义管理看板与日常看板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3.4 事件类型可定制,灵活调整,便于协同沟通

使用咨询、优化建议、bug 缺陷、人员投诉、系统预警等不同流程均可通过事件类型控制,在事件定位后运营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类型,由此控制后续不同的流程走向,如发现选择失误,还可变更切换至对应的流程类型。

image.png

3.5 事件处理评价自动及时,工时消耗一目了然

  • 事件处理过程的高效及时,除了过程中的管理要求与实时监控外,也需要与受理人的绩效紧密相关。在提供标准的 openAPI 接口对接外部考勤、OKR 系统外,可在飞书项目配置自动的人员评分,根据 SLA 标准自动创建扣分记录,辅助管理者对受理人绩效考核。

image.png

  • 作为过程管理的主要工具,飞书项目提供工时记录的能力,在估分与排期的基础上,自动累计实际工时并计算剩余工时,方便统计人效。

image.png

四、飞书项目实践过程的思考

4.1 单一空间 or 多空间管理?

在使用飞书项目过程中,大家首先会遇到单一空间配置还是多空间配置的困扰,在事件管理场景中,判断多空间还是单一空间的主要条件为以下四个:

1.公司内有无运营人员角色(偏产品/偏客服均可)

2.产品种类是否单一

3. SLA 要求是否明确且严格

4.客户服务与产研合作密切程度

如飞书项目团队在遇到反馈事件时,开放飞书项目小精灵收集内外部的事件,设立用户运营团队响应及处理事件,经运营团队评估确认为bug缺陷或优化建议类明确定位流转至后续评估环节,在优化建议类场景中,用户运营团队专人专岗做需求的评估,确认后同步至产研空间中,符合上述条件中的【有运营角色】+【产品种类单一】+【 SLA 明确】+【用户运营与产研独立】,建议事件和产研使用两个空间管理

如A客户无专岗运营人员,由产品经理进行所有优化建议类反馈事件的筛选,产品种类相对较多,属于【无运营角色】+【产品种类多样】+【 SLA 明确】+【运营与产研在一个团队】,建议事件和产研使用一个空间管理,在产研空间直接沉淀需求及缺陷。

4.2 单一工作项 or 多工作项管理?

在使用飞书项目过程中,大家经常会遇到单一工作项还是多工作项配置流程的困扰,最典型的场景——在事件配置时不同的事件类型,如投诉、使用咨询、系统预警、优化建议、bug 缺陷配置在一个工作项还是多个工作项,判断多工作项还是单一工作项的主要条件为以下三个:

1.流程是否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

2.表单结构差异不大,数据有统一分析诉求

3.原流程相对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部门管理,大家对单一工作项接受程度更高

如B客户投诉的流程与事件处理流程类似,表单的字段相似,且都为运营处理或派发,符合【流程统一】+【表单结果差异不大】+【处理部门统一】,建议在一个工作项管理

先进生产力和业务协同平台
联系我们立即试用

先进团队,先用飞书

欢迎联系我们,飞书效能顾问将为您提供全力支持
分享先进工作方式
输送行业最佳实践
全面协助组织提效
联系我们立即试用